欢迎访问农村文化生活网

农村文化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视点

重庆铜梁:“电”亮乡村振兴路

时间:2023-05-11 来源: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初夏时节,重庆市铜梁区高楼镇高楼村漫山的柠檬树上,挂满了拇指大小的青色果实。

  “今年冻库建起来了,果子准能卖个好价格。”穿过一片柠檬树,站在一座高约5米的仓库式建筑前,重庆泰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管理人员蒋志玲介绍:“去年,基地在国网重庆铜梁供电公司的支持下,建起了冷藏库,不仅可大幅延长柠檬的销售周期,更能掌握销售定价的主动权。”

  高楼镇坐落于涪江河畔,当地政府利用“依山傍水”的自然资源禀赋,先后引导建成5700余亩特色山地水果,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随着产业的蓬勃发展,高负荷用电也对当地农村电网带来了挑战。重庆泰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当地引进的一家标杆企业,在高楼村凤凰沟打造的柠檬基地,占地约2000亩,年产量约600万斤。国网重庆铜梁供电公司安居供电所所长张成兵在开展上门服务过程中了解到,柠檬果黄金采摘期只有一个月左右,时间一过,企业只能面临两种选择:要么低价销售给经销商,要么将柠檬外运至100公里以外的四川安岳进行贮藏。

  “为了不被经销商‘卡脖子’,我们以往每年要运送100万斤左右的柠檬到安岳,再在当地租赁冻库进行储存。”蒋志玲说,按照150公里路程计算,每一斤柠檬的物流费用大概在0.1元,仅运费就需要10万元左右,再加上冻库租赁费用10余万元,每年这笔开销就有20余万元。

  就近建冷藏库的需求迫在眉睫。张成兵介绍,2022年初,供电所将离该柠檬基地最近的100千伏安变压器增容至400千伏安,并新增3根15米电杆,1根12米电杆,架设10千伏线路360米,0.4千伏线路480米,为柠檬基地建设冷藏库夯实了基础。

  有了充足的电力保障,柠檬基地很快建起一期冷藏库300平方米,可实现常年贮藏柠檬100万斤以上。过去“没有定价主动权”和“外运储藏成本高”的问题迎刃而解。

  产业振兴走到哪,“电线杆子”就架到哪。在铜梁区少云镇少云村邱家沟附近的“寨子坡”上,只见一排排光伏板布满山头,错落有致,颇为壮观。

  去年初,这里还只是一个荒坡。2022年5月,安居供电所支部委员会与铜梁区少云镇少云村支部委员会结对,共同开展电力助推乡村振兴相关活动,以“供电优质、绿色低碳”为目标,着力破解乡村产业振兴的难点堵点。综合考虑后,双方提出打造少云村“零碳”红色美丽乡村项目,探索以“光伏+储能”的方式,实现绿色清洁能源就地存储消纳。

  整个光伏风电场在当地流转43亩荒坡地,建起1.5兆瓦农光互补系统,同时配置12台2000千瓦/3665千瓦时储能设备,与电网无缝切换。“日照充足全天最大可发电量达9000千瓦时。”光伏风电场项目施工建设方重庆民能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安祥介绍,按照少云村全村每月平均用电约8万千瓦时计算,发电场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发电量不仅能够覆盖少云村全村,还足够周边五个村的生产生活用电。

  不仅如此,配套建设的储能设备可以在日照充足或用电低谷时,将电力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或电网设备停电时,再将储存的电能释放,实现电力供应的“无缝衔接”。

  这意味着,少云村用电基本实现“零碳零停”。即光伏发电上网,满足全村生产生活用上绿色清洁能源,实现“零碳”;电网和储能设备双保险保供电,当电网设备停电时,储能设备能把储存的电能释放,无缝切换,实现“零停”。

  据国网重庆铜梁供电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22年11月3日投运至2023年5月4日,少云村“零碳”红色美丽乡村项目光伏发电量总计306672千瓦时,储能总计充电电量680千瓦时,放电电量246千瓦时,用绿色“碳路”打开了乡村振兴的新天地。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305/t20230509_1194995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