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村文化生活网

农村文化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视点

咸阳:旬邑“黄金叶”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时间:2023-05-11 来源: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一场春雨过后,尝到了烤烟种植甜头的旬邑县马栏镇北坡子村村民景存涛站在自家烤烟地头,看着翠绿可爱的烟苗,高兴的说道:“现在生产效率高、成本降低了,种烟的效益也上来了,生活越来越有奔头。”时下正值烤烟移栽的最佳时节,在旬邑县各烤烟生产基地里,随处可见烟农们忙碌的身影,全县烤烟大田移栽工作已全面铺开。

  春种一片“金叶子”,秋收鼓起“钱袋子”。近年来,旬邑县马栏镇坚持“做优做强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理念,充分利用地理、气候优势,在烤烟产业发展方面不断扩规模、强保障、优服务、提质量。从育苗、移栽到管理、烘烤,技术人员全程跟进,彻底打消烟农种植后顾之忧。如今,烤烟已成为马栏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致富产业。

  重调研,在产业谋划上抢新机。马栏镇地处川、塬结合部的山区与半山区,为了培育优势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该镇通过实地走访、外出考察,发现镇域内马栏、后掌、北坡子等村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种植烤烟。镇村主动邀请陕西省烟草研究所专家实地考察调研,确定以“企业+集体+农户”模式发展烤烟产业,帮助群众增收致富。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全镇村集体经济达到50-100万元的村4个,100万元以上的村2个,烤烟逐步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不断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重科技,在助农增收上出实招。充分利用市烟草公司各类强农富民政策,积极组织参加市烟草公司在育苗、移栽、烘烤、田管等方面生产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烤烟生产水平。全镇种植面积由最初的30户200亩,发展到如今的85户5000余亩;生产组织方式由原来的单家独户生产劳作到现在的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中统一管理;生产作务方式由人工劳作为主到现在的育苗、移栽、中耕等重点环节以机械化生产为主;技术模式由最初的传统方式升级为现在的“三大技术”(100%湿润育苗,烟草专用肥增氮,全面增施HA生物有机肥);烤烟收益由最初的5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000万元。300多名农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同时,培养打造出一批烟叶分级技术能手,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左右,全镇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烤烟产业发展潜力持续增强。

  重发展,在乡村振兴上谋良策。全力争取各方支持,到2025年,力争全镇烤烟种植面积达到7000亩,烟叶产值达到2800万元,吸纳新就业人员400余名,务工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将烤烟产业打造成马栏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积极探索建立收益分红、队伍培养、产业融合三项基本制度,确保畅通高效运作,全力推进生产方式转型、生态经济高效、烟农致富增收,努力推动全镇烤烟产业链融合发展,带动群众走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sxdt1142/20230511/982176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