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村文化生活网

农村文化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 服饰文化

我国褐家鼠抗药现状及抗性变异的进化模式

时间:2024-11-06 来源:农科院  作者:佚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草地虫鼠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评估了我国褐家鼠种群对抗凝血类灭鼠剂的抗性现状,解析了我国及欧洲褐家鼠抗性变异的进化模式。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褐家鼠广泛分布于全球,在我国除西藏地区外均有分布,2023年被农业农村部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抗凝血类灭鼠剂是防治褐家鼠等鼠类的主要化学药物,但鼠类容易对其产生抗药性。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褐家鼠对该类灭鼠剂的抗性情况尚不清楚。

  该研究分析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抗凝血灭鼠剂产品的注册与农区用量情况,以及我国47个采样点的褐家鼠靶基因的变异情况,表明毒性较低的一代抗凝剂在多数种群中仍适用。东亚(含我国北部地区)被认为是褐家鼠的古老起源地,通过分析全球褐家鼠的靶基因变异,排除了欧洲褐家鼠携带的多种抗性变异是由东亚种群中已存在的突变传到欧洲的假设,研究认为我国褐家鼠的靶基因变异可能是抗凝血类灭鼠剂使用后产生的新突变。该研究为我国褐家鼠防控中抗凝血灭鼠剂选择以及抗性种群治理提供了参考。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通讯员:郭建英)

我国褐家鼠抗药现状及抗性变异的进化模式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