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村文化生活网

农村文化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视点

今天的高分不等于明天的生存能力

时间:2009-12-07 来源:  作者:

  读了郑渊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文后感触颇深,尤其是郑渊洁老师独特的教子之方令人仰慕。正如郑渊洁之子郑亚旗在回答《中国新闻周刊》关于%26ldquo;你当初为什么选择在家教育?%26rdquo;时说:%26ldquo;没上小学的时候,郑渊洁一直都把与人为善放存首位教育我。上学后来发现学校并不是以这种理念来教学的。那时候可能也不太规范,老师会比较凶。我是特老实的孩子,从来没有忘带过书,忘交过作业。不过经常有学生犯了错就被罚站。郑渊洁说%26lsquo;花草都是有生命的%26rsquo;%26mdash;%26mdash;有点夸张,可是一个孩子至少应该被尊重,不能被这么训斥。全班的50几个学生,有各种不同的类型,起码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教材,比方说形象思维的,抽象思维的,喜欢数学的,喜欢语文的孩子都可以学不同的内容,应该是有区别的。郑渊洁发明的逆向考试法,我每学完一个单元,就自己出张卷子来考他,能把他考到不及格,那说明我学到家了。%26rdquo;


郑亚旗小时侯使用的教材是郑渊洁自己编撰的《郑家菜》,这是10部以标准教材为参考,郑渊洁的童话主人公皮皮鲁、鲁西西贯穿始终的概括了多种知识和方法的教材。郑渊洁在编撰这套教材前,将小学到高中的课本仔仔细细地读了两遍。在编写法制篇《皮皮鲁和419宗罪》时,不仅买了刑法参考,还买了至少七八本法律专著。郑渊洁比较看重这部法制篇,%26ldquo;现在的学校对孩子的法制教育挺忽视的,基本是缺失。%26rdquo;中国的刑法一共有419项罪名,他就把这419个罪名编成了419个童话故事。其他还有创新和怀疑篇《脚踏实地目空一切的贝塔》、哲学篇《鲁西西和苏格拉底对话录》、性知识篇《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道德篇《罗克为么不是狼心狗肺》、安全自救篇《再送你100条命》等等,涵盖范围远远超出学校教授内容,总字数400万字。


  郑渊洁的基本思路是: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所学知识是否感兴趣。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那就说明教育成功了;学校提供给孩子的只是考试能力,而在这之外,还有更重要的诸如爱的能力、生存能力、自助能力%26hellip;%26hellip;


从郑亚旗的成长过程我们不得不拷问今天的教育现状,它让我们每个人都很痛心。在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一味地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不但没有共鸣感,甚至会厌恶。今天的高分不等于明天的生存能力,这种单纯以学科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人生,正在把一个个孩子塑造的没有个性的棱角,没有创造性的思维,没有适应现实生存的能力。


衡量我们的教育是否成功,我们的孩子是否胜任人生的考验,不是看分数,而是看被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大还是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孩子是父母生命中最重要的资产,对于家长来说,什么都能延误,什么都能无所谓,惟有孩子的教育不能延误,因为人的一生不可能,也绝对不能重新来做。我们必须加大素质教育力度,即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若能赢得人生那就是值得的。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郑渊洁


  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26ldquo;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26rdquo;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


  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26ldquo;起跑线%26rdquo;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26ldquo;输在起跑线%26rdquo;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由此可见,父母是否应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看家长对孩子寿命的预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属于短跑,只有区区十几年,您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知道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寿命预估较长,就相当于孩子的人生是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不但没有共鸣感,甚至会厌恶。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受教育者对于所学知识感兴趣的程度,除了老师的教授方法,还取决于孩子对知识的感悟程度。举个例子,一个5岁的孩子对于《静夜思》只是机械背诵,而一位远离家乡的20岁青年如果第一次看到《静夜思》,可能泪如泉涌,百感交集。


  20多年前,若干神童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才。这些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他们或父母将人生的马拉松赛跑误判为短跑,拼尽全力赢在起跑线上后,后劲不足,最终败北,贻笑大方。


  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


  爱因斯坦说:%26ldquo;想象力比知识重要。%26rdquo;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在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将被知识驱逐出境,成为知识渊博但丧失想象力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知识的人。很少有人能让知识和想象力在自己的大脑里共存,一旦共存,此人就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功人士了。在孩子童年时,让其晚接触知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倘若孩子成为想象力和知识并存的人,您就能给大师当爹当娘了。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能输掉人生。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大智慧。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abae60100g2mi.html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