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村文化生活网

农村文化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视点

巧用动词状形写神(3)

时间:2009-12-07 来源:  作者:

三、精选动词描写景物,使景物化静为动,增添魅力。

如《晋祠》的潭水:%26ldquo;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缦拉成一缕缕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26rdquo;这段描写中,%26ldquo;拉%26rdquo;、%26ldquo;铺%26rdquo;、%26ldquo;织%26rdquo;、%26ldquo;挂%26rdquo;、%26ldquo;穿%26rdquo;、%26ldquo;绕%26rdquo;等动词的巧妙运用和组合,把潭中水草的飘逸柔美的意象活化出来。

鲁迅写衰败的故乡是%26ldquo;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26rdquo;一个%26ldquo;横%26rdquo;字,揭示出当时农村的衰败冷落和悲惨。

朱自清写梅雨潭上的亭:%26ldquo;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象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26rdquo;这个语段中的动词%26ldquo;踞%26rdquo;、%26ldquo;浮%26rdquo;、%26ldquo;拥%26rdquo;,确切而生动地反映出亭子、苍鹰、环儿以及人的姿态和神态,逼真传神,美不胜收。

朱自清写荷塘上的月色,%26ldquo;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26rdquo;(《荷塘月色》)。%26ldquo;泻%26rdquo;字的运用,出神入化,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极富艺术魅力。

精当地运用动词来状物写景和刻划性格,并不是唾手可得的,它要求作者必须准确把握客观对象的特点,必须具备一定的联想想象能力,必须具有极丰富的语言库存,这样才能从中选取%26ldquo;最合适%26rdquo;的那个动词来加以表现。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