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寻访中国第一望族祖墓
在中国的《二十四史》中,有一个家族创下了这样一个记录:家族中担任宰相以及同级别的高官有186人;位高权重、睡在皇帝枕边的家族皇后有36人;成为怀拥金枝玉叶的皇室驸马有35人,此外,这个家族在琴棋书画方面人才辈出,最负盛名的代表就是书圣王羲之。
中国书法第一名帖《兰亭序》,
相传真迹已随唐太宗长埋地下
不用细说,大家已经猜到,这个家族就是中国第一望族——王氏家族。
这个家族何以能够权倾朝野,持续风光几百年?这个家族为什么能够出现如此众多的风云人物?这个家族有什么样的特殊背景?家族兴起的渊源何在?
在山东即墨,冒着淅沥沥的小雨,我在雨中探访了王羲之的祖墓——王吉墓群。
庄稼地里的豪门祖墓
因为熟知王氏家族的深厚背景,以及东晋出现的“王马共天下”的现象,在我心中,王氏家族的祖墓,虽比不上皇家园陵的气派,但至少也算得上坐拥风水宝地,占地松林千亩的地方。然而我猜对了前半部分,却猜错了后半部分。
跟着温泉镇一位熟知王氏文化的李女士,车在村中起伏的土路上颠簸,劳作的人们在丰收的田野中收获着玉米,当汽车行驶到某个地方时,李女士说“到了”。
到了?
这是一片硕果累累的庄稼地,浓密茂盛的玉米,将田间阡陌遮挡得仅容一人通过。昨夜下过雨,道路泥泞,路边的野草沾满了露水。
在田间穿行,不由得想哼一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难以想象,当年琅琊郡(今山东临沂)的王羲之,每年也会远涉千里,驾车扶杖,来此为祖先打扫墓祠。
古即墨九贤祠中敬奉的即墨九贤分别是:即墨三大夫、田单、田横、王成、王吉、王骏、童恢。而在这座王氏墓群之中,居然有王吉、王俊父子两位贤人在此安卧,在不远的古代,每到祭祀之时,这里绝对不是一个安静之所。
跟着李女士,穿过满是杂草丛生的小路,在一片花生地前,我们找到了王吉墓群。
就如同大隐之士隐于闹市一样,这王吉墓群中的一座座坟冢,就像一位位隐居历史的名士一样,散落在片片葱茏的农田之间。
墓群的位置就像所有的风水先生说过的一样,背山面水,绝对的风水宝地。
谁能想到郁郁葱葱的庄稼地里,竟然另有玄机
山,不是一面山,而是三面山,就像一个稳固的太师椅。
水,不是一般的江水河水,而是浩瀚无边,风云变幻无常的黄海。
据李女士介绍,王吉墓群取“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古代方位之意,按前七后八、左五右六之方位定伯仲,共26座坟冢。
放眼一望,果然,在丛丛庄稼深处,还有几处墓葬若隐若现。
就在这山水之间,自公元前49年王吉葬此之后,他的儿子丞相王俊、孙大司空王崇等几代后人全都埋葬在这里。
如不是李女士熟知这一片地势,我们是万万找不到这些名人的埋骨之处的
看来阴宅风水好,的确能够福荫后代,这似乎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代代的王氏后人,之所以群英辈出,与祖先的墓地风水,似乎有一定的关系。
否则,王吉、王充、王祥、王导、王羲之、王褒、王方庆、王昌龄、王璧、王旦、王皋、王守仁、王原祁等中华王氏主流家族的代表人物,或许会出于他姓之门,“旧时王谢堂前燕”的诗句或许也会修改。
当然,仅有风水是不够的,王氏家族最早的祖先,你或许猜不到。但周太子晋、鬼谷子、王翦,这三个你一定不陌生。
第一个是能预测自己终年的神仙人物;第二个是教出纵横家张仪、苏秦,兵家孙膑、庞涓,道家茅蒙、徐宫等六大弟子的“史上最牛教师”;第三个是秦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战神”。
他们是王氏家族最初的祖先,从遗传学来说,的确算得上是人类的优秀基因。
王吉确立的王氏家风
如果说风水好和基因优良,是王氏家族发达壮大的基础,那么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
在茂密的玉米地中,正寻思王氏族人对这样一座祖先墓群不加以保护和修缮,以至于一座座坟冢长满荒草。
天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老天似乎也在感慨,当年王吉家族一呼百应,而现在,躺卧之所竟成荒芜土丘。
结满果实的玉米地中,来了一位视察自家庄稼的老汉,从满脸的皱纹和一扫而光的牙齿,似乎能够看出来,他对于王氏坟墓的这段兴衰应该有所了解。
同事上去一搭讪,果然,这位老人就开始“爆料”了。
老人大概也受了王氏门风的浸淫,
怀有满腹传奇的故事
原来,王吉确立的严格家风,正是王氏家族欣欣向荣,享尽荣华富贵,能够将得意显贵进行到底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当年王吉三世祖为避秦乱,迁居琅琊皋虞,是琅琊王氏的始祖。其后,严格的家风和诗书传家的传统确立,应当始于王吉。
王吉当时在琅琊皋虞长大,年轻时出去游学,到了长安。
当时上学可以带上老婆孩子,当然现在也可以,于是,王吉就和妻子租住在长安,享受美满生活的同时专心读书。
东家邻居有棵大枣树,枝杈伸到王吉的庭院中。枣子熟了,王吉的妻子从树上摘枣给丈夫吃。
王吉开始不知是邻居的东西,知道之后,认为妻子手脚不干净,就把她休掉了。
东家邻居看到别人家庭破裂,心里内疚不安,觉得都是枣树惹的祸,就要把它锯掉。
后来,经过街坊邻居反复劝说,王吉才把妻子迎回来,恢复了婚姻,东邻也没有伐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吉的治家之风。
或许正是出于这样严厉的家风之下,其后代中就难免会出现各类人才,否则就会面临断绝父子关系之类的威胁吧。
而这样严厉家风的直接结果是,王吉的儿子王俊后来成为地位显赫的丞相,孙子王崇则成为“金印紫绶,禄比丞相”的大司空。
王氏一门兴盛,子孙绵延不绝,就像这多产的花生
后来在东汉,王家后代都迁居琅琊郡南仁里,也就是现在的临沂孝友村。
清同治的《即墨县志》中《人物·王崇》记载:“崇祖孙父子世居于墨,数传至祥、览,居临沂为晋名臣,。琅琊诸王所从出也。”
看来王羲之祖上确实源于这里无疑,琅琊王氏不仅沿袭了皋虞王氏血统,更将诗书传家之法和严厉家风沿袭,最终成就了轰轰烈烈的豪门望族——王氏家族。
由此看来,家风严厉,儒学治家,才是富过三代,将辉煌进行到底的不二法门。
精彩系列:台湾走透透
现金大派送
几点备注:
1/ 本博主原则上不删评语,但如有恶性攻击的评语,将删除,下面的评语顺序依次递进;
2/ 本次互动接受读者多次中奖;
3/ 为确保读者身份无误,中奖读者请务必使用新浪博客注册的用户名发表评语;
4/ 如中奖读者博客主页无法留言或发纸条,作自动放弃处理;
5/ 如果中奖评语者为匿名用户,则奖品自动转由下一位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语的读者领取;
6/
7/ 本博主保留对以上全年互动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博友联系方式:travelblog001@126.com
博主个人网站:www.jiayunfeng.com
公司网址:www.dnjp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