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村文化生活网

农村文化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视点

  在市场经济下如何让文学以人温暖

时间:2009-12-07 来源:  作者:

  有人说文学要给人以温暖,然而在市场经济情况下如何用文学给人以温暖,的确是一个难题。比如过去的书籍已经不适用现阶段的读者了,网络文学风起云涌,又是以迅速而传波,何况还有电视电影等文学载体,文学如何给人以温暖呢?实际上,不论是书籍,还是网络,都有面对市场的可能性,而且也是必须面对的。作家要面对,网络要面对,书籍也要面对。有人提出怀疑,现在的文学已经没有温暖了,谁有温暖谁就吃不上饭,谁有温暖谁就揭不开锅。一部小说写出来,并不考虑有没有温暖,而是考虑有没有读者,是不是畅销书,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对不起,这种书出版社不能出版,杂志社不能发表。

  就文学目前而言,写出温暖实在是不容易,然而作家们仍旧在努力,仍旧在努力写出温暖。为什么现在的小说神出鬼没的,比神话还神话,比妖怪还妖怪,原因就是有人利用读者心理对付作家,逼他们写出神出鬼没的小说来。比如网络游戏,传统作家不写,年轻人又喜欢玩,于是就向外国人学习,学习外国人的游戏,比如日本游戏在中国盛行。是日本人写得好吗?不是,是中国作家写得少,没有人肯参与这种游戏,可是日本人恰恰相反利用了游戏赚了中国人的钱。现在中国作家想写了,可是人家不写了,为什么会有如此差距?这如同网络,十几年前中国网络并不实行,十几年后中国网络比全世界还多几倍,这又是为什么?

  曾几何时,社会时兴赚钱风,所有人都去经商,都想赚钱。报刊上的副刊也被掐断了,换一些广告赚钱,可是赚来的钱干什么了,无非是给予员工发奖金,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再赚钱。就这样下来,改革开放30年了,赚了多少钱啊?有几个报刊赚了钱啊?现在回顾一下有多少人在赚钱,又有多少人在跟风啊?结果现在知道赚钱不是容易的,温暖才是最大,读者需要的就是温暖。

  坦荡地说,中国作家不是不聪明,不是不才智,而是他们并没有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溶入社会变革中。看看中国几个著名作家他们写出了什么?看看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又写出了什么?看看中国各省作家协会会员写出了什么?中国作家不是少数派,而是一个庞大的队伍,可是写出的小说不如网络作家一半,看看现在的报刊哪有几篇好稿子是真正采访写出的,绝大多数是网络上的。这种力量又是什么力量,这种现象难道不值得现在的报刊编辑思索吗?为什么报刊办不下去?为什么网站能赚钱?

  说句赞美的话,网站真的是迅速,一夜间就家喻户晓。现在的报刊能达到吗?其实不论是作家,还是读者,他们心里都有温暖,只不过现阶段他们不需要温暖了,他们需要的是市场信息,需要的是吸引人的情节,此外就是想方设法赚钱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文学继续给人温暖,似乎有些不可能了。然而为什么不可能了?为什么不能让文学给人温暖?难道读者需要温暖吗?天下大事,国家需要温暖,个人需要温暖,大团体需要温暖,小团体也需要温暖,谁不需要温暖啊?可是温暖靠谁给呀?归根到底,温暖就靠文学给予了,可是作家现在都在写什么,他们在写作之前可曾想到应当给予读者温暖吗?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