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生南国——一个城市曾有的古典爱情故事》序
只要有人问起我的籍贯,我都会很自豪地回答:%26ldquo;我是无锡人。%26rdquo;43年前的1966年,我出生在无锡。也是在无锡,我开始接受教育。很少有人知道,我的第一母校是无锡西门的德溪路小学。我在那里只读了三个学期,家父母至今还保留着我在当时的成绩单。看着成绩单上老师的名字和手泽,我却怎么都想不起老师的模样了。我很惶恐,不能原谅自己的忘恩负义。此时此刻,我首先想说的,也是最想说的,是由衷地希望我故乡的恩师们健康长寿。
没有能够在故乡生活很长的时间,一直到今天,都是我内心深处的一个遗憾。无锡,我的故乡,我父母的故乡,我祖先的故乡,怎么能够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地方呢?
大概两年前,中央电视台%26ldquo;百家讲坛%26rdquo;栏目邀请我参与%26ldquo;我读经典%26rdquo;系列,我讲的题目是%26ldquo;我读《大学》、《中庸》%26rdquo;,开头正是对故乡无锡的回忆:
%26ldquo;小时候,我住在烟雨江南的一个中等城市里,小巷古老幽深,墙角长满了厚厚的青苔,院子里有一口古老的井,还有一棵古老的无花果树。井水的甘冽和无花果的清香,好象至今天还在我齿间荡漾。%26rdquo;
%26ldquo;我住的房子后门就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母亲经常在河边洗衣弄菜,我在母亲身边,看见过一条被母亲破开膛取出了内肠的鱼居然游逃而去,我记得我和母亲先是惊讶,后是大笑。这当然是快乐的。%26rdquo;
多么美好的童年记忆啊,可是,我接着写道:%26ldquo;童年快乐吗?我不知道。%26rdquo;为什么会有这么矛盾的心绪呢?因为,四十年前的故乡无锡经历过一段荒唐而疯狂的岁月:
%26ldquo;只要不走出去,那么,这一切就宁静得就象历史本身,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动感,就没有历史。可是,只要一出门,那就是市中心,那就是另外一个世界:满耳都是语录课、高亢的口号声;满眼都是大字报,一片鲜红鲜红的颜色。童年是喜欢热闹的,可是,我并不喜欢走出去。
我也清楚地记得,我和母亲到火车站送父亲,遇见几个戴着红袖箍的凶神恶煞般的人,抢过父亲的箱子,粗暴野蛮地翻检什么,床单或者是蚊帐,在空中飞舞。这当然是不快乐的。我为了这次讲演,专门和我年逾古稀的父母核对过我的这两段回忆。他们都觉得茫然依稀了。
我看见过戴着高帽子游街的队伍,我看见过焚烧书籍字画的烈焰,我看见过砸毁庙宇和祠堂的疯狂,我看见的很多东西,远远不是今天的少年所能想象和承受的。%26rdquo;
我是绝对称不上%26ldquo;老无锡%26rdquo;的,然而,毕竟也不是经常在戏剧舞台上出现的%26ldquo;小无锡%26rdquo;,之所以写下这段文字,无非是想说明,这段真实的记忆正是无锡,乃至中国所走过的历史的真实折射。而今天的家乡少年多么幸福,在他们的脑海里是断然不会有上面的场景的。
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后的无锡。历史已经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故乡这颗长江三角洲的璀璨明珠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化昌盛。我有幸当面聆听过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先生关于无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宏大构想。杨书记不仅是桥梁和高速公路建设的专家,也高度重视和非常善于为无锡高速架设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之间的桥梁。这让我感到由衷的钦佩。我这个少小离家的游子,又怎么会不期望能够为家乡的文化事业略效绵薄呢?
所以,无锡市广电局命我为《红豆生南国%26mdash;%26mdash;一个城市曾有的古典爱情故事》作序,我虽然觉得惶恐,更多的却是感觉到荣幸。
远古时代的无锡,在太史公笔下是%26ldquo;地广人稀%26rdquo;、%26ldquo;刀耕火耨%26rdquo;的荒凉之地。泰伯偕弟仲雍举族南迁,定居梅里, %26ldquo;断发纹身,为夷狄之服%26rdquo;,辟荒蛮之地,凿伯渎港及数条支流、河浜。正是伯渎港的滋养,惠泽百世,时至今日,家乡仍然享受着舟楫之利、排灌之便。勾吴文明自此发轫,生生不息。正是这一片温厚蕴润的土地,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勇敢、智慧、多情的无锡人。很久以来,他们的故事就一直在历史中悠扬传诵。
英雄美人复为渔夫浣女,自蠡湖登舟远遁,他们的身后低回着隐约的耳语,述说着过往的传说,在他们面前的更是茫茫湖水,澹澹云山。世界在多情的吴语轻叹间,杳然变幻,而中华民族多了一首亘古永恒的情歌------
当梁鸿的妻子举案齐眉的时候,那个故事就已然镌刻进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泰伯墓、专诸墓与梁鸿墓在鸿山上毗邻相望,迥然不同的人生无声地吟唱着同样的激荡情怀------
当萧郎与慧娘天人相隔、参商永诀的时候,江南的红豆树已是默默生根、发芽、抽枝、放叶、开花、结果,物换星移,益发茁健,而今已是虬龙老干,摇曳着永无尽头的相思------
我的相思------ 当两只蝴蝶从阴冷的墓室里翩然升华的时候,见证了死亡未必就是旧生命的终极,而是新生命的开端,易逝的肉身化为爱情的舴艨航船------ 我知道,我的故乡无锡有着太多太多的动人故事,面对这一份丰厚沉重的文化遗产,我时常会有失语的感觉。我一直觉得很奇怪,自己并不是一个语言能力欠缺的人,我会说好几种方言,也曾经学习过十多种外语,但是,我却连一句无锡话也说不了。何以如此?我原先想过,而在今天,我仿佛知道了答案。 然而,更让每一个无锡人自豪的是,家乡正在抒写着新的美丽故事。《红豆生南国%26mdash;%26mdash;一个城市曾有的古典爱情故事》所告诉我们的是,无锡拥有过丰厚的历史文化,而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品格,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无锡为代表之一的吴文化尚德务实、崇文重教,正与今天倡导的和谐文化血脉相通。今天无锡的巨大成就,自有其深远的历史原因。一切荣光与辉煌,都永远属于家乡的文化及其所涵育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