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化说理——杂文之我见(4)
第二、通过编述荒诞夸张的故事使道理形象化。
作者抓住能证明自己观点的关键处,编造与现实若即若离的故事,以此做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不仅可以增强杂文的趣味性、可读性,活跃杂文的气氛,加强杂文的艺术色彩,而且能使杂文的议论说理更加形象有力。
例如,我国原来有%26ldquo;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26rdquo;的典故,是讽刺那些互相依赖最终都吃亏的人。有人写了篇《第四个和尚报到之后》的杂文,说是三个老和尚正在扯皮停工时,新来了一个小和尚当徒弟,三人大喜,吩咐徒弟每天负责挑水,三年期满后转正,再考虑分配工作云云。这篇杂文编造故事,活用旧典,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现实的情况。
杂文《老爸呀,你干啥辞官》,编造了陶渊明父子锄草归来,边走边谈,儿子埋怨父亲辞官后被人冷落的故事。%26ldquo;生病了连高级病房也住不上,房子烧了没人管,催租要粮的不给现钱,净打白条,孩子上不了贵族小学,想出书连书号都买不起,写了诗,连发表的地方都没有。%26ldquo;你要是还当县令%26hellip;%26hellip;%26rdquo;(《杂文选刊》1999、2)
故事是荒诞的,但反映的现实却是真实的、深刻的。